要說童年讀物的白月光,《綠山墻的安妮》一定榜上有名。
別說小朋友,就連大文豪馬克·吐溫都曾迷過安妮,直呼她是繼《愛麗絲夢游仙境》后最動人的小女孩形象。
這個經(jīng)典故事已經(jīng)被多次搬上熒幕,今天推薦的這部美劇版《小小安妮》,由Netflix出品,一共制作了3季,豆瓣均是9分+。
故事發(fā)生在19世紀末的加拿大。
馬修和瑪莉拉是一對年長兄妹,想收養(yǎng)一個男孩來幫忙干農(nóng)活。
沒想到孤兒院送來的,卻是一個滿頭紅發(fā)的小姑娘安妮。
馬修當場愣住,畢竟他期待的是個能干體力活的男孩。
可面對滿臉期待的安妮,他又不忍心當場拒絕,只能先把她帶回家。
安妮一路上毫不掩飾自己旺盛的想象力。
花叢在她嘴里成了白櫻瑞喜之路,池塘被她命名為光耀湖。
她說得眉飛色舞,馬修則是一臉懵,但也被這份熱情感染。
只是,回到家后瑪莉拉明確表示,他們需要的還是一個男孩。
安妮聽后徹底崩潰。
這個從小在孤兒院受盡冷眼的女孩,以為終于迎來溫暖,卻再一次被拒之門外...
第二天,瑪莉拉親自送安妮回孤兒院。
途中,安妮依舊喋喋不休:羨慕海鷗的自由,感嘆紅發(fā)配不上玫瑰。
可就在一場意外中,安妮冷靜地安撫了受驚的馬,展現(xiàn)出與年齡不符的勇氣。
這讓瑪莉拉開始動搖。
孤兒院提出,可以把安妮轉(zhuǎn)送到一個鄰居家當幫工,但那種大戶人家孩子成群,安妮進去注定就是苦力。
瑪莉拉不忍心,決定留下她“試用”一個星期。
安妮的性格,很快在小鎮(zhèn)引起波瀾。
鄰居瑞秋嫌她長相丑陋,安妮立刻懟回去,毫不示弱。
雖然事后她也意識到要學會低頭,但那股子倔勁兒讓人難忘。
與此同時,外界的偏見仍舊無處不在:孩子們唱著孤兒歌謠嘲笑她,大人背后議論紛紛。
安妮拼命想融入,卻總是撞上冷漠的壁壘。
更嚴重的考驗來自家里。
瑪莉拉丟了祖?zhèn)餍蒯?,懷疑是安妮偷的?/p>
為了留在家里,安妮謊稱自己弄丟了,但仍被判定要送回孤兒院。
絕望的她選擇離家出走。
直到瑪莉拉發(fā)現(xiàn)胸針失而復得,才明白自己錯怪了安妮,連忙把她找回。經(jīng)歷這次事件后,安妮終于被真正接納,她的名字被寫進了家譜,她不再是一個“臨時的客人”,而是家人。
此后,她開始上學,交到了朋友。
雖然歧視與排斥仍然存在,但憑著她的聰明、善良和堅韌,她漸漸改變了馬修和瑪莉拉,甚至也改變了小鎮(zhèn)人對她的看法。
隨著安妮逐漸被接受,故事才真正展開。
《小小安妮》講述的也不僅僅是一個女孩的成長,而是整個時代的社會切面。
女性是否該接受教育?婚姻是否是唯一的歸宿?移民、原住民、階級隔閡……這些在19世紀末真實存在的問題,都被編織進了安妮的生活。
這也讓該劇和傳統(tǒng)意義上的童話拉開了差距。
它既保留了原著的浪漫與溫柔,又增添了更多現(xiàn)實的棱角。
你能在安妮的成長中,看到當時女性掙扎著爭取話語權(quán)的影子,也能看到那些被社會忽視群體的聲音。
而在一切外部困境之外,安妮內(nèi)心的孤獨與自我懷疑,才是這部劇最打動人的地方...